12月29日,2021通信產業大會暨首屆工業互聯網金紫竹峰會在線舉行,會上發布了由中國軟件評測中心聯合13家國內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共同編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能力評價白皮書》。作為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運營先行者,中海創科技集團參與了此次白皮書的編制工作。
白皮書旨在為平臺企業、制造企業、行業組織、政府等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推廣、科學評價平臺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成效提供有效的經驗借鑒。白皮書詳細介紹了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現狀,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能力評價的基本框架,并確定了五個能力域以及每個能力域相應的評價指標,同時結合平臺企業的實際應用,給出了對策建議。
依托完全自主研發的IAP OS、海創EAP等關鍵技術,中海創科技建立了海創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各行業數字化升級改造所需要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產品與解決方案,帶動了工業領域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為此次白皮書編制貢獻了重要實踐案例。
中海創科技聚焦區域產業集群,重點圍繞科技、金融、服務三大板塊,利用自身底層工業協議解析的技術優勢,實現異構設備的生產數據接入,奠定了扎實的生產數據底座基礎。在紡織領域,針對聚集區內大、中、小、微不同規模企業與不同發展階段需求,以及化纖、棉紡、織造、染整等紡織產業鏈上下游不同領域特征,以平臺經濟、綠色經濟為發展方向,通過設備、業務、政務的數據融合,搭建生產、金融、供應鏈的協同服務。在福州市長樂紡織產業集群,已賦能企業500余家,積累生產數據上百億條。
中海創科技利用近30年工業自動化服務基礎,充分運用長期在電力、化工、礦山、機械制造等領域沉淀的數據采集、模型構建與管理升級能力,打造了數字化升級“E”引擎,聯合各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協力創新和發展,積極推進在紡織化纖、生態合成革、新能源電池、汽車配件等細分行業的數字化進程,形成基于通用平臺快速在行業內復制的產業數字化能力。為某細分龍頭企業創造了新的價值增長空間,共同打造“海峽智聯”平臺,僅半年多時間,已接入企業用戶500余家,日活企業用戶80余家,助力企業資本價值躍升。
目前,中海創科技已賦能礦山、紡織、能源等20多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服務企業超20,000家。未來,中海創科技將持續在產業數字化升級領域發力,提供強大的工具支撐,實現工業資產的數據連接和管理;從頂層規劃開始為各行業打造智能制造工廠提供助力,助力關燈工廠、綠色工廠、燈塔工廠的建設;為產業數字化賦能,以實現產業鏈協同,做好強鏈補鏈;積極創新商業模式,運營產業數字資產,實現數字產業化,為中國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公眾號后臺回復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能力評價白皮書即可獲取完整版白皮書